7月28日,工业硅期货跌停至8915元/吨,多晶硅下跌5.8%至49405元/吨。此前“反内卷”和供给侧改革预期推高硅价,当前市场情绪回落,价格大幅调整。一方面,多头情绪退却及交易所限仓焦煤合约,导致煤炭价格大幅回落衡牛所,削弱硅材料成本支撑,带动工业硅和多晶硅价格回落;另一方面,工业硅和多晶硅基本面还未得到明显改善,工业硅大厂前期检修的矿热炉在上周部分复产,多晶硅仓单重新注册,增加240手至3020手,后续供应回升的预期仍在,市场情绪有所降温。
工业硅方面,西北大厂前期检修矿热炉近期复产,西南因前期价格偏低复产滞后,不过随着价格回暖,复产逐步加快,开工好于预期。短期西北减量仍主导供给,但整体供应有恢复趋势,需持续关注大厂复产节奏与规模。需求端同比仍弱,多晶硅复产带动需求小幅回升,有机硅刚需维持,铝合金需求改善有限。工业硅仓单去化放缓,后续或转向累积,对硅价形成压力。
多晶硅方面,基本面呈“供增需弱”格局。6月产量增至10.1万吨,西南、西北复工及青海新产能投放将支撑7–8月供应维持在10万吨以上。需求端6新增装机明显下滑,下半年装机节奏或趋缓。多晶硅企业联合挺价,现货报价上涨推动利润恢复,但终端接受度仍待验证,实际成交有限。近期多晶硅仓单增至3020手,盘面价格高位,企业套保意愿增强,后续仓单或继续回升。
前期硅价上涨主要受情绪与政策预期驱动,当前多空消息交织,价格延续高波动,基本面尚未得到明显改善。工业硅方面,煤炭价格回落、供应持续恢复,价格上方空间受限,后续需重点关注大厂复产的节奏与规模;多晶硅方面,后续还需关注现货报价上涨后的实际成交反馈及政策落地节奏。策略上,鉴于硅价回升幅度已较大,我们上周已强调逐步止盈。当前建议上游企业可逢高开展套期保值,或择机布局买入看跌期权,作为保值替代方案,应对剧烈波动。
风险因素:供应端超预期复产;供给端政策变动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